朗欧张应春:中高层管理者必做的4项管理工作
|导读
我们都知道,就企业的组织架构而言,管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:基层管理、中层管理和高层管理。其中,基层管理者通常只负责某一模块的工作,主要是针对分解到的具体任务去抓执行、抓落地,而中高层管理者则要站在更高的维度、更大的范围做管理,他们要关注的是多个团队、多片区域,甚至整个企业。可以说,中高层的管理工作做好了,就能引领企业走向成功。
那么,中高层管理者的主要工作究竟有哪些呢?经过十多年全天候驻厂辅导的经历,朗欧企管创始人张应春把它总结为四项主要工作,分别是定制度、抓动作、建流程和设机制。
一、朗欧企管|第一项工作,定制度
企业建设制度,本质上是用来防范风险的。所以,作为一名中高层管理者,我们一定要为企业考虑到风险的防范。比如,我们要建立考勤管理制度、安全管理制度、财务管理制度,等等。当然,每个中高层管理者的管辖范围和重点有所不同,那么,你就要针对所管辖的部门,思考需要定哪些制度,并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,及时调整和优化这些制度,做到持续改进和创新。
有时候,“知道不该做什么,比知道该做什么还要重要”。在企业的管理当中,制度就是红线,就是我们行为的底线,就是我们行有所止的参照。所以,我们必须要用制度去保障规范,通过制度的建设来防范风险。
二、朗欧企管|第二项工作,抓动作
动作带来业绩。那么,作为中高层管理者,我们应该抓什么样的动作呢?我的答案是:抓细节的动作,抓落实的动作。我们要善于去发现问题,并且针对问题来做动作,针对问题来抓细节。我们要让每一个动作都必须对解决问题有用,让每一个细节都必须落实到位。同时,我们抓动作要有“抓好十个动作去解决一个问题”的耐心。
在这里,朗欧企管还要特别提醒我们的中高层管理者,一定要注意:动作的持续性比先进性更重要。不能持续做的管理动作,我们宁可不做,因为管理是需要成本的,而且不能持续就会导致组织公信力的降低。所以,我们要持续地去抓细节,持续地去抓管理动作的落实。
三、朗欧企管|第三项工作,建流程
尽管我们要抓动作、抓细节,但是我们千万不要掉进“细节繁荣”的陷阱里面去。我经常讲,有些工厂特别重视抓细节,然后就被虚假的“细节繁荣”蒙蔽了双眼,看不到背后真正的问题。什么意思呢?就是我们只顾着抓一个一个单项的动作,却没有通过流程把它们串起来。对此,我们很多人是没有去思考过的。我们的基层管理者可以不去思考这个问题,但朗欧企管认为,作为中高层管理者,我们必须要思考流程建设的问题,因为流程提升组织效率。我们中高层管理者不能只关注到某一个点的效率,更要关注的是整个部门、整个团队、整个企业的效率,也就是组织的效率。
组织的效率靠什么来保障?靠的是流程。因为流程是有约束力的,流程就是让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,让每一个环节的动作都有章可依。那么,针对流程,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?两个点:流程的实用性比规范性更重要,流程的落地比标准更重要。
我们很多管理者在做流程的时候,往往会刻意地去强调标准和规范。虽然流程的标准和规范是必要的,但如果忽略了它的实用性和落地性,那么,这样的流程也是不能真正提升组织效率的。所以,我们要注重流程的实用。什么是实用?就流程而言,实用就是对提升效率有帮助的,是简化、优化的,而不是层层去设卡的。我们要把层层设卡变成优化、简化,同时又能够保证不出问题。
四、朗欧企管|第四项工作,设机制
机制保障活力,这就是为什么中高层管理者一定要注重机制的建设。怎么去高效地落实这个工作?一个非常必要的途径,就是在建立机制之前,我们要树立起共同体思维,我们要把组织上的每一个部门、每一个车间、每一个班组,甚至每一个人,都看成一个整体。所谓共同体,就是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,大家的行动是统一的,大家的方向是明确的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,行为共同体、利益共同体、事业共同体。
有了共同体思维以后,不管是对于目标、方向,还是行为,我们都需要用机制去保障活力。比如,通过绩效管理机制,可以让我们的目标从高层到中层,甚至到每一个职员工头上,都是一个共同体,都能够享受到企业发展、业绩提升、效率提升、品质提升和成本降低等带来的红利,也只有这样,我们的团队才会持续焕发出活力。
|结语
作为组织架构中不可或缺的角色,中高层管理者能不能抓住工作重心,将影响整个企业的组织效率。对此,朗欧企管总结出中高层管理者的4个重点工作,即定制度、抓动作、建流程以及设机制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版权声明:部分图片来源互联网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>>朗欧咨询-工厂精细化管理咨询机构,1对1辅导,全天候驻厂,量身定制精细化管理整体解决方案。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