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正的高手,都很擅长把绩效的压力转化成愿力
尽管绩效考核的初衷是好的,可是实际做起来往往出现诸多不良现象:推行阻力大,管理者怨声载道,员工无所谓或者抱有敌意,整体满意度极低,等等。这是什么原因呢?有适用的解决办法吗?经过我和朗欧团队十多年的全天候驻厂实践,我发现了其中的关键点,希望给你一点启发。
通过绩效给员工压力好不好?
大多数企业在推行绩效的过程中,都会遇到员工们的抱怨和不配合。很多员工一听说公司要搞绩效、做考核,马上想到两个字——“扣钱”。员工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偏见,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绩效考核让他们有很大的压力。
其实,绩效之所以被称为绩效,就是因为它有高有低。你给的高,员工就有动力;你给的低,他连奋斗的欲望都没有了。那么,通过绩效给员工压力到底好,还是不好呢?
很多管理者传统的思维都是认为,一定要给员工动力,所以就要通过绩效,给他们点压力。也正是因为怕员工不够积极,所以给他们定个考核指标,要是他们完不成这个指标,就会产生压力,反过来,如果想要没有压力,他们就会足够积极地去完成相应的考核。这就是很多时候管理者的推行绩效的初心。
但由于很多管理者,对绩效的工作宣传不到位,或者绩效体系设计也不合理,又或者在管理过程中沟通反馈不当,等等,绩效给员工带来的就只有压力,而不是预期想看到的动力。那么,有没有一种方法让员工真正愿意为绩效而努力呢?答案是有的,我们可以把压力转化成愿力,让员工因绩效而产生愿力,他们就会形成自驱力,为实现更大的价值而奋斗。
为什么这样说呢?可以来看压力与愿力的区别,你自然就明白了。
压力与愿力的区别
从传递路径来看:压力是由外而内,需要员工不断超越自己,完成更高的工作目标,当他觉得无法达到要求时,就会产生紧张、焦虑、疲惫、抱怨等不良情绪。愿力是由内而外,就是我想干、我要干、我愿干,是员工从内心生发出来的驱动力。
从管理思想来看:压力是管控型的思维。管控型的指导思想,叫做“给压力”,就是你要控制这、控制那的。愿力是服务的思想,就是我怎么帮你升起愿力、怎么帮你建立梦想,就是要为员工服务,就是要学会给予,从而给人希望、给人帮助、给人成长。如果你的绩效是给员工愿力的,那你就可以想一想,你应该怎么帮员工树立他的人生目标。
从呈现方式来看:压力是指令型的,就是我要你怎么样。愿力是创造型的,就是一旦让员工有了自己的目标以后,他就会自己想方设法达成目标。
从给予方式来看:压力是外部施加的。愿力是内部激发的。
管理者在做绩效体系时,要把给人压力转变成激发愿力,让员工形成自驱力,调动他的能量体。其实,人在觉醒的过程中,只有愿力,没有压力,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唤醒。这就是我们人的智慧。人的很多智慧都是本自具足的,人的能量也是本自具足的,我们需要做的是唤醒它。它不能一直在那睡觉,你要叫醒它,告诉它你的目标在哪个地方。
有时候,我们会突然间发现身边的朋友变化很大。比如,你叫他去酒吧,他会说没时间,或者没这个劲头了,但是原来他是可以天天跟你去泡吧的。最后你一了解,要么是因为他当爹了,要么是因为家庭有一些变故,等等。从泡酒吧到不再去酒吧,是因为某些重大的“打击”唤醒了他。但是这种通过重大的人生事件去唤醒的成本是很高的,喜事当然是开心,但如果是不好的事,那成本就太高了。
所以,我经常讲处在什么年龄阶段,就要思考什么事情。你得不断成长,不要在35岁的时候财富迷失,不要到45岁的时候身份迷失,也不要到55岁的时候生命迷失。你一定要唤醒,因为你能够把给人压力转变成激发愿力的话,就能够形成自驱力,调动能量体。
薪酬绩效变革的方向
企业如果想要充满活力,尤其是中小企业,必须变革机制。以往再好的机制,也有保质期,需要时常“保鲜”,如果机制产生的效果或效益下降到一定程度时,就要进行优化或变革,其中薪酬绩效就是重要的一环。
通过压力与愿力的分析,我们知道薪酬绩效的管理光靠压力是不行的,不管是在推行初期,还是时间久了,员工都会产生极大的负面情绪,所以还要想方设法激发员工的愿力。这就是薪酬绩效改革主要的两个方向,具体来看:
第一个是通过薪酬增加压力,叫工作有要求。
我们很多企业犯的错误就是,薪酬是没有要求的。定了个底薪是多少,这个岗位就是多少,没有相应的工作要求。业务员在这一块最明显。开始的时候底薪是比较低的,比如给个6,000块钱,其他的就按业绩的千分之几进行提成。一般来说,很多企业认为这样就可以了。至于这个6,000块钱的底薪所要做到的基本工作量,你没有规定,你没有规定他每个月打多少通业务电话,没有规定他每个月要拜访多少家客户,你没有规定他每个月要新开发多少家客户,但实际上基本工作量是必须有的。这就是通过薪酬增加压力。
第二个是通过绩效激发愿力,叫结果要有反馈。
你要告诉他只要干得好,就会有更高的追求,就会有更高的目标,然后就能够实现他的梦想。这是首要的,因为你要先给他一个做好就能有回报的期望值,他才能从心底里奔着这个方向去努力。
当然,结果反馈也是员工个体绩效的最后一步。员工和管理者要一起回顾和讨论绩效考评的结果,这是二次激发愿力。比如,员工这次做得好,那就要给他新的目标;员工做得不好,通过找出不足和可取之处,及时调整他的目标。在这个过程中,也可以检验出绩效体系合不合理。在管理者与员工的多次磨合,员工看到了企业的包容和开放,也会对绩效考核越来越认同,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其中。
结语:绩效是一个世界级的管理难题,同时也是一把“双刃剑”,用好了可以推动企业经营业绩的提升,用不好可能会伤及自身。要做好绩效,就要把对员工的压力转化成愿力,同时,在做薪酬绩效变革时,要牢牢抓住两个方向:第一个是通过薪酬增加压力,叫工作有要求;第二个是通过绩效激发愿力,叫结果要有反馈。
版权声明:文章图片来源互联网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