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E卡源于海尔,我仔细研究过海尔的三E卡,我现在讲的三E卡是在海尔三E卡基础之上进行了细化,把它总结出一套适合我们中国本土中小型企业(5000万以上--20个亿)的管理工具。为什么叫三E卡呢?这个不难理解,即Everyone、Everyday、Everything(每人、每天、每事)。海尔在很多年前就推行了三E卡,它是以天为单位做管理。朗欧企管的三E卡是什么概念呢?强调的是每人、每事、每时,将时间单位化得更小了。 朗欧《等距离管理》三E卡模块--通过每人、每时、每事让每个管理人员进行自我管理,让每个人和自我管理之间等距离。 1、每人:即每件具体事情的具体动作都要有明确的责任(执行)个人;(谁去做?)2、每事:即对每个人每个时间节点需要做的事情、动作进行明确;(做什么?)3、每时:即将每件事情、每个动作推行的时间进行确定;(什么时间做?) 每事--分段控制,细分出效率。每事强调到具体的动作,具体的事情,这个是非常关键的。我们每件事不是说你负责品质改善、他去负责效率提升。每事是要非常细的具体动作,比如几点钟填写看板。每时--化小管理单位,不要把管理单位做的很长,不要一个月、一个星期才管一次,应该每天管一次、甚至每两个小时管一次,所以三E卡强调的时间单位最多不超过2个小时。整体三E卡的推行指导思想就是在推行以日为单位管理的基础上再细化到以“小时”为单位进行管理,相当于将PMC的按计划做事的模式推广至各个部门。 1、中小企业对于管理活动的周期性不确定,经常对管理工作的总结周期是以年\月\周进行,做的好企业每个月会进行评估,做的差的企业等到年终的时候才去评估,导致许多问题点的暴露主要是依赖于市场和客户反馈,不能够做到快速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;2、大部分企业对细节的管控不到位,还是在靠领导、靠身份做管理。记得前几年,去到任何企业经常看到横幅“以结果为导向,用结果说话”,其实这句话也没有错,我们真正做到了也没有错,但是很多人断章取义,结果好过程就好了吗?断章取义的背后是懒汉的思想,这只是对过程不关注找个借口而已。很多企业对过程不关注,用绩效对应结果重奖重罚,从而形成了以罚代管的企业文化,这是很糟糕的,就因为我们对每个人具体的工作、业绩没有去关注,等到月底发工资的时候才去关注。 顺德有个老板跟我说“我想年终的时候拿10万块出来发奖金,我要怎么发呢?”。我见过很多老板,越来越考虑员工福利上面的事情,但是到底如何发奖金却成了问题,因为具体的事情、业绩评估前期没有做,奖金不知道发给谁。当时,我跟这个老板说,最好是等到管理变革后,等到基础流程做好后才去发这个钱,因为你懵懵懂懂地发奖金,会造成大家有意见,适得其反。当然,也不是说企业不要去发奖金了,就是我们要有评价的标准,要对过程进行关注,我们不要仅仅以罚代管,以奖钱来笼络人心,不要走这样的路。 3、很多企业中基层管理岗位每天做什么?谁在做?什么时间做?上级管理人员不清楚,从而埋下了“拜托式”管理的根;老板拜托厂长、厂长拜托主管、主管拜托班组长、班组长拜托给员工,到最后发现不能解决问题。 我们拜托之前,首先是对一个人的信任,信任他才把事情拜托给他做,而信任他的原因就是他在过往的工作当中做的还可以,“做的还可以”又源于某件事在你心中造成的印象,最后我们会发现,这种拜托最终走到感觉上去了。拜托式管理的根在于对下属的工作不知情,不知情的情况下你就得信任他,信任他就得拜托他。拜托式管理也有做得好的,有很多人对企业的贡献非常大,也非常爱岗敬业,也非常发自内心地想帮企业解决问题,但问题是,仅仅是靠拜托式管理是企业发展、成长的核心竞争力吗?不可能的。华为从当初的六七个人,到现在的十几万人,是不可能出现拜托式管理的。那么,是不是我们不愿意去知道呢?也不是,是因为我们每天没有那么多的精力。我们中小型企业的老板都是从一点一滴几个人慢慢做起来的,很多都是从基层的操作开始做起,一直做到今天几个亿甚至几十个亿的规模。所以,通过三E卡这个工具,管理者、老板就可以随时知道每个人在某个时间段做了什么。 3、大多数企业的政策、领导的决策是通过流程文件、口头传达、带头执行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递,但在传递的过程中各层信息的接收者对信息的理解不同(或者是责任心不强、又或者是能力不强),造成很多事情只要领导不亲自跟进,就很难落实到位;4、绝大多数企业中基层管理人员对于个人工作的计划性不强,没有养成对自己一天的工作进行总结的习惯,对每天周而复始的工作的感觉是“麻木”,造成管理人员能力提升的速度缓慢。这就是很多企业的人一再说,为什么我企业的人成长很慢?跟不上企业的发展。 为什么推行三E卡就能解决这些问题呢?我们先来看一下三E卡的内容,包括7个主要内容: “三E卡”的内容设计必须以个人为单位(管理人员或员工),不是机台或小组; “三E卡”规定的工作内容必须是具体的工作或具体的动作 如:“物控员,9:00-10:00去仓库对照日计划检查仓库备料情况”,而不是仅仅说“仓管员去进行物料跟进”;因为笼统的描述,就不知道他到底做了没有,做得怎么样?最终不好去检查和究责。三E卡的时间单位最大跨度不要超过2个小时,有的企业在开始推行三E卡的时候把时间设为8--12点,我跟他开玩笑说还不如设为8-17点半。所以,一定要强调切实可行。 “三E卡”中必须要规定动作进行的具体时间,时间段最大不能超过两个小时,当然也没有必要全部定到分钟; “三E卡”中要设计业绩栏,要求三E卡执行人对每天的关键数据进行关注与总结; 三E卡”当中要有上司给下属安排的第二天的交办事项,以此来改变管理人员之前无计划,口头下达工作任务的习惯,亦可以是不能固定的工作; “三E卡”当中必须检查人,即三E卡里规定的动作要有相对应的检查人到了时间以后去进行检查,检查人主要为该三E卡执行人自己检查、执行人的上司检查、稽核员检查,共三重检查; 三E卡”中要有该“三E卡”中当日动作的总项数以及执行率的填写内容。 三E卡的制作不复杂,问题是里面的内容如何确定呢?这个才是关键。三E卡内容的确定可分三步走: 第一步,先将三E卡的格式做出来,让企业的员工当做工作日志来做,每天做了什么先做一个记录,让大家养成把自己每天工作内容记录下来的习惯,否则三E卡就会做成一种形式。第二步,三E卡内容确定下来后,要把这些工作进行充分的沟通、研讨,赢得三E卡执行人员的认同。第三步,把认同了的、实实在在做的事情,形成三E卡固定工作的内容。 1、要针对全体人员进行一次三E卡的推行培训,讲解三E卡如何推行,有什么好处,并统一讲解填写的方法;2、每天上司在下班前要提前将三E卡中的上级交办事项填好后交给下属,确保三E卡能够准时下达;3、三E卡不要把它摆在办公室,要把它摆到现场,车间内要设有具体的三E卡放置区,每一类的三E卡都要用文件夹统一放置;比如,富士康等大型企业每个生产线前面都有一些报表,报表都是在现场的。